近期读完的一本书,副标题为“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全书读下来划线很多,道理我都懂,但我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序言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理财的成功与否和你的智商关系不大,但和你的行为习惯紧密相关。而行为是很难教授的,即便是面对那些高智商的人。
-
一个无法控制个人情绪的天才或许会引发财务上的灾难,但反过来看——那些没有接受过专业金融教育的普通人,也可以凭借与智商衡量标准无关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走向富裕。
-
财务方面的成功并不是一门硬科学,而是一种软技能——你怎么做,比你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
-
知道该怎么做并不意味着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的头脑就能完全根据你的知识来运转。
-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社会通过集体性的反复试错让我们成了更优秀的农业劳动者、更专业的水电工和掌握更先进知识的化学家,但反复试错是否让我们变成了更优秀的理财者呢?我们负债的概率是否降低了?我们提前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的意识是否提高了?我们是否会为退休早做准备了?我们对金钱和幸福的关系是否有符合现实的认识了?
-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思考和学习理财的方式更像学习物理的(涉及很多法则和定律),而不像学习心理学的(关注情感及其微妙变化)。
-
工程师之所以能确定桥梁坍塌的原因,是因为当特定区域的受力超过了某个临界值时,桥就会断裂。这是公认的事实。物理现象不会出现争议,是因为物理现象必然是遵从物理定律的。金融现象则不同,是由人类行为决定的。我做的事对我来说是合理的,但你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
想要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债务缠身,你不必研究银行利率,而应该研究关于人类的贪婪、不安全感和乐观主义的历史;想要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熊市的最低点将股票卖出,你不必从数学角度研究未来预期回报,而应该想想一名投资者面对着家人,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会危及他们未来生活时的那种煎熬。
-
我很喜欢伏尔泰的一句话:“历史从来不会重复,人类却总会重蹈覆辙。”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我们的理财行为。
第1章 没有人真的对钱失去理智
-
不同人的出生年代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价值观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在国家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不同,经济激励手段不同,运气好坏不同,因此他们关于金钱的认知和态度就完全不同。
-
每个人对世界的运作方式都有独一无二的体验,而个人的亲身经历都比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经验更能让自己信服,所以我们所有人——你、我、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套关于金钱的独特观点,而这些观点又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正因为这样,在你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对我来说可能合乎情理。
-
关于金钱,你知道的事是我不知道的,反之亦然。你在生活中的信仰、目标和对未来的预期也和我的不同。这倒不是因为我和你谁更聪明或者谁掌握了更有用的信息,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经历不同,而这些经历对不同人而言又具有足够强的说服力。
-
你对金钱的个人经验可能只有0.00000001%符合实际,但它构成了你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主观判断的80%。所以,两个同样聪明的人对经济衰退的发生机制和原因、如何进行投资、哪些问题需要优先考虑、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等问题会持有不同的看法。
-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人掌握再多的知识,拥有再开放的心态,都不可能真与恐惧和不确定性的力量抗衡。
-
我可以在书中读到人们在大萧条中失去一切时的心情,但我永远不会有亲身经历之后才会留下的情感创伤。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会对持有股票这样的事感到欣喜。我们在用完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
-
电子报表可以模拟股市大跌的历史,但是无法模拟一个人在回到家后面对着妻儿,心想着自己是否犯了会毁掉他们生活的错误时的那种焦虑。研究股市的历史后,你会觉得自己明白了某些事,但只有亲身经历过,感受过它的巨大影响,你才可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
-
我们都觉得自己明白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但其实我们只经历过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
“有些事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懂。”
-
从理论上讲,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手边的投资选项的特点来做出投资决策。
-
这两位经济学家发现,人们一生中的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活经历——尤其是成年后的早期经历。
-
两位经济学家写道:“我们发现,个体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取决于个人早期的经历。”
-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力,不是教育或阅历,而是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纯粹靠运气的因素。
-
每个人对金钱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在那些你觉得经历很相似的人之间。
-
个体的不同经历可能导致他们对那些看似没有争议的话题出现完全不同的看法。
-
人们做的与金钱相关的每个决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这些决定是他们在掌握了当时所能掌握的信息,然后将其纳入自己对世界运作方式的独特认知框架后做出的。
-
我们每天靠着微薄的收入生活。存钱对我们来说是不太可能的。我们也无法指望得到更高的收入。我们没有享受美好的假期、购买新车、支付医保或者在安全的社区买房子的钱。我们如果不贷款,就没法把孩子送进大学。你们这些读着理财书籍的人拥有或未来很可能拥有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得不到的。买彩票是我们人生中唯一能实现梦想、得到你们拥有并觉得理所应当的东西的途径。我们买的是梦想,而你们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你们一开始就生活在对我们来说的梦想中。这就是我们那么热衷于买彩票的原因。
-
“你的行为看似疯狂,但我或多或少能理解你为什么那样做”这句话揭示了我们许多财务决策背后的深层原因。
-
很少会有人简单地根据电子报表来做财务决策。决策往往是人们在用餐或开会时做出的。在这种场合,个人经历、独特的世界观、主观自我、自豪感、营销手段和非同一般的激励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促使你做出决策的语境。
-
在这样一个极易受情感而非事实影响的领域中,麻烦就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无法按理论上的正确方式做出财务决策。
-
我们之所以经常在金钱方面做出看似疯狂的决策,是因为相较之下在这场游戏里我们都是新手,而在你看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对我而言却合乎情理。但是,没有谁真的失去了理智——我们都在依靠自己独特的经验做出选择,而这些经验在特定的时间点和情境下都是合理的。
第2章 运气与风险
-
运气和风险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它们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结果都受到个人努力之外的其他作用的影响。
-
在判断自己或他人的成功时,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来那样美好或糟糕。”
-
在生活这场游戏中起作用的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其他70亿人,同时还存在着无数的变量。那些在你控制之外的行为产生的意外影响可能比你有意识的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大。
-
在评价别人时,将成就归功于运气会显得你很嫉妒和刻薄,哪怕我们知道的确存在运气的成分;而在评价自己时,将成就归功于运气则会令自己感到气馁,难以接受。
-
每一件值得尝试的事都不会有100%的成功率,而风险就在命运这个等式的另一端。你只要遇到它,它对你来说就是100%的。
-
人们习惯把别人的失败归咎于错误的决策,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糟糕的运气。
-
我们会将马克·扎卡伯格(Mark Zuckerberg)看作一个商业天才,因为他在2006年拒绝了雅虎公司(Yahoo!)10亿美元收购其社交媒体公司的提议。他看到了未来的大势所趋,因此坚持着没有放手。但是,夸奖他的人却会转过身去批评雅虎以同样的心态拒绝微软公司收购的行为——“这些傻瓜真应该在他们能套现的时候选择套现离场!”企业家们能从这些例子中学到什么呢?我不知道,因为其中风险和运气的比重太难确定了。
-
“顾客永远是正确的”和“顾客不知道他们真正要什么”都被当作商业智慧,被奉若圭臬。“成功的大胆之举”和“愚蠢的鲁莽行为”之间不过一毫米的距离,而且只有在事后才能下定论。
-
风险和运气向来是一体两面的,很难分清。
-
不把某件事的结果100%归于个人的努力和决策
-
有些人出身于重视教育的家庭,而有些人则出身于轻视教育的家庭。有些人出身于鼓励创业的朝气蓬勃的经济环境中,而有些人则出身于动荡和贫穷的环境中。我希望你能成功,也希望你能通过努力赢得一切。但是,你要知道,不是所有成功都源自努力工作;同样,不是所有贫困都是因为游手好闲。在评价别人和自己时,都要牢记这点。
-
不要太关注具体的个人和案例研究,而要看到具有普适性的模式。
-
比尔·盖茨曾说:“成功是一个特别糟糕的老师,因为它会让聪明人觉得自己不会失败。”
-
当一切都顺风顺水时,你要知道,事情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美好。你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那么你也得相信运气的孪生兄弟——风险的存在,而后者可能让你的故事迅速发生180°的大转变。
-
预防失败的诀窍是:做好你的财务规划,使其不至于因为一次糟糕的投资和未能达成的财务目标而全盘崩溃,保证自己能在投资道路上持续前进,一直等到好运降临的那一刻。
-
但更重要的是,正如我们知道运气在成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风险的存在也意味着在评价自身的失败时,我们应该原谅和理解自己。
第3章 永不知足
-
以自己拥有和需要的东西为赌注冒险,希望获得自己没有也不需要的东西,这种行为毫无道理。
-
“幸福是你拥有的减去你期待的”。
-
攀比就像一场没有人能打赢的战役,取胜的唯一办法是根本不要加入这场战争——用知足的态度接受一切,即使这意味着自己比周围的人逊色。
-
世界上很多事都不值得冒险,无论潜在收益有多大。
第4章 复利之谜
- 好的投资是可以持续获得不错的收益并能长期重复的投资——这正是复利开始大显身手的地方。
第5章 致富 vs.守富
-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财务方面的成功,我选择“生存”。
-
致富需要的是冒险精神、乐观心态,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气。但守富需要做的却与冒险完全相反。守富需要谦逊和敬畏之心,需要清楚财富来得有多快,去得就有多容易。守富需要节俭,并要承认你获得的财富中一部分源自运气,所以不要指望无限复制过去的成功。
-
没有任何收益值得你冒失去一切的风险。
-
假如你因为持有现金而规避了熊市到来时不得不卖掉手中股票的风险,那么你通过持有现金而赚到的真实回报就不是1%了——可能是1%的很多倍,因为逃过在错误的时候走投无路地抛售股票这一劫后,你终生投资事业受到的积极影响可能会超过许多次巨额回报的总和。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
只有能经受住现实考验的规划才是有意义的,而充满各种未知因素的未来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现实。
-
容错空间——通常也被称为“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是金融投资领域里最受低估的一种力量。它有很多种形式:节约的预算、有弹性的思维、宽松的时间安排——所有能让你快乐地接受不同结果的东西。
-
在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同时时刻提防阻碍你走向美好未来的因素的均衡心态至关重要。
-
在乐观的同时对风吹草动保持警觉的心态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非黑即白地看待事物比接受其多面性要容易得多,但是,你需要用短期的警觉来让自己生存下来,这样才能看到长期的乐观结果。
第6章 尾部的胜利
-
尾事件(tail event)在这些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低发生率、高影响力的少数事件成了决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
任何规模巨大、利润丰厚、声名远播或影响力深远的事物都源自某个尾事件——从几千甚至几百万个事件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事物,即尾事件的结果上。而当我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尾事件的结果时,我们就很容易低估尾事件本身的稀缺和强大。
-
“少数几件事影响主要结果”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你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也适用于你作为投资者的个人行为,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
拿破仑对军事天才的定义是“当身边所有人都进入非理性状态时还能继续正常行事的人”。
-
绝大多数的投资建议都是关于“当下”的。此时此刻你该怎么做?现阶段哪些股票适合买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下”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作为投资者,你今天、明天或下周做的决定远不如你一生中个别几天做的决定重要。这几天可能只占据了你一生中1%甚至更少的时间,而这些时候,你周围的人可能都处在非理性状态下。
-
一个经典的段子这样描述飞行员的工作:“一小时接一小时的无聊中穿插着瞬间的极度恐惧。”投资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你如何应对偶尔出现的瞬间恐惧,而不是你如何度过年复一年的无聊巡航。
-
在某些领域你需要每一次都做到完美,比如做飞行员。在另一些领域你需要在大多数时候做得很棒,比如在餐馆里做厨师。但在投资、商业和理财领域,情况完全不同。我从投资者和企业家身上学到的一点是,没有人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决定。商界最惹人注目的人物往往会想出非常多糟糕的点子,还总会去将其付诸实践。
-
至于为什么这件事是违背直觉的,部分原因是,在大多数领域内,我们只会关注最终的产品,而看不到在尾部成功产品的诞生过程中产生的损失。
-
当我们特别关注某些榜样的成功时,我们就会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成功来自他们全部行为中的一小部分。这种忽视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自己的失败、亏损和挫折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或许我们真的做错了。或许我们没有做错,我们的错误率和投资高手们的其实没什么差异,只不过当他们选择正确的时候,他们能抓住机会,表现得比我们更好。但他们犯的错误并不会比你我这些普通人少。
-
“重要的不是你对了还是错了,”“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曾说,“而是当你对的时候,你能赚到多少,或者当你错的时候,你会损失多少。”你即使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犯错,到最后依然能赢。
第7章 自由
-
金钱最大的内在价值是它能赋予你掌控自己时间的能力
-
你之所以能从财富积累过程中逐步获得一定程度的独立和自主,是因为你积累的财富能让你对可以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做有更强的控制力。
-
人们喜欢一切尽在自己掌握的感觉,就好像坐在生活的驾驶席上。当他们被要求做一些事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话语权,没有选择权,选择是别人替他们做出的。所以,他们会拒绝做这件事或故意去做其他事,即使他们本来可能很乐意做这件事。
-
如果你的工作是制造汽车,在离开装配线后,几乎没有什么是你可以做的了。一旦你放下工作,把工具留在工厂里,你的工作就完全停止了。但如果你的工作是营销策划——一个基于脑力劳动和决策的工作——你的工具就是你的大脑,而这个工具永远不会离开你。这样一来,在通勤的路上,在做晚餐时,在哄孩子睡觉时,在凌晨3点因为压力醒来时,你或许都在想着你的项目。你虽然正常上下班,但感觉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
这些受采访的老人看重的是获得真诚的友谊,参与比个体的存在更伟大的事业,把大量闲暇好时光花在跟子女相处上。“比起你的钱(或者你的钱能买到的东西),你的孩子们更想要的是和你在一起的体验。”皮尔默写道。
-
那些历经世事沧桑的人能给你的忠告是:时间自由是财富能带给你的最大红利。
第9章 财富是你看不见的那些
- “让自己感到富有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把大笔钱花在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上。但想真变得富有,你需要做的是花自己已经有的钱,而不是透支还不属于自己的钱。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第10章 存钱
-
我们比自己想象中更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储蓄率。当开支减少,储蓄率自然会提高。当你的欲望减少,开支自然就会减少。当你不再关心别人怎么看你,你的欲望自然就会减少。
-
你每存一笔钱,就好像是从未来本可能属于他人的财富中拿来一部分,加入你自己的财富中。
-
就算银行存款利率为零,你也能获得超乎寻常的回报,比如,正因为有这些存款,你可以选择一份虽然工资低但对你而言更有价值的工作,或者等待那些缺乏灵活度的人被迫抛售金融资产——对你而言这是更好的投资机会。
-
在时间和选择方面的更大控制权已经成了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通行货币之一。
第11章 合乎情理胜过绝对理性
-
人既不是绝对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我们只不过是凡人而已。在不需要思考的时候,我们是懒得思考的,毕竟世界上有那么多事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资源。
-
大多数对经济和股市走向的预测都极不靠谱,但是做预测这种行为本身是合乎情理的。你很难接受在早晨醒来后告诉自己,你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尽管这是事实。根据投资预测来交易是很危险的,但我能理解人们为什么都喜欢预测下一年会发生什么,这是发自人性的,因此是合乎情理的。
第12章 意外!
-
历史是对变化的研究,但具有讽刺性的是,人们却将历史当作预测未来的工具。
-
投资并非硬科学。投资从本质上说,是规模巨大的一群人根据有限的信息针对将给他们生活幸福度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做出不完美决策的行为,而这会让最聪明的人也变得紧张、贪婪和疑神疑鬼。
-
和金钱相关的任何事背后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人们对各种现象的合理化解释以及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这些事不会一成不变。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它们也会改变。这种改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且将一直持续。
-
你从意外事件中领悟的真理应该是:每天都在发生意料外的事。我们不该将过去的事件当成未来可能性的指南;面对意外事件,我们应该做的是承认这一点——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
“意外事件决定历史走向”是我们唯一能预测到的,而这在几乎每一个历史节点上都得到了证明。
第13章 容错空间
-
数据表可以准确地告诉你资产的增减,但它们无法体现你在深夜归家后给熟睡的孩子们盖好被子,纠结着自己的投资决定是否错了,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未来时的那种心情。理论上的承受力和情感上的承受力之间的差距是人们常常忽略的一种容错空间。
-
“获得幸福的最佳方式是把目标定得低一些。”
-
纳西姆·塔勒布表示:“你可以热爱冒险,但要对输得精光深恶痛绝。”
-
这句话的道理在于,一个人必须冒点儿险才能出人头地,但会让你倾家荡产的风险是不值得去冒的。
-
我只想确保我能坚持足够长的时间,长到让我冒的险产生回报。你必须先生存下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
随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的能力,才是无限投资回报的源泉。
-
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遵从一条可靠的经验法则:任何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
如果很多事物都依赖某样东西,那么一旦这样东西出了问题,你就只能等着灾难降临了。这就是单点故障的含义。
-
在金钱方面,隐患最大的单点故障便是短期开支全部依靠工资,而没有在计划中的开支和将来可能需要的开支之间用存款来建立缓冲空间。
-
每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做好预案。
第14章 人是会变的
-
人类的心理存在一种基本规律:我们很难预料到自己未来的想法。
-
想象自己达成某个目标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但想象自己在充满竞争和现实压力的环境中达成这个目标则完全是另一码事了。
-
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做出一些决定。这些决定会深刻地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当我们实现了曾经的梦想后,我们并不总会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开心。所以我们看到,青少年花了大价钱文身,在长大后又要花大价钱洗掉;有人年轻时急着和某人结婚,上了年纪后却盼着和同一个人离婚;有人中年时努力想得到的东西,年老后却又拼命想放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我们所有人,”他说,“都带着一种幻觉在生活。这种幻觉让我们以为,历史——我们个人的历史——刚刚尘埃落定。我们刚刚成为那个我们命中注定要成为的人,且余生中再也不会改变了。”我们似乎永远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始终在变化的这个事实。吉尔伯特在研究中发现,下至18岁、上至68岁的人都会低估自己未来会发生的改变。
-
无论在工作生涯的哪个节点,都要定下这样均衡的目标:每年做好适中的储蓄,给自己适度的自由时间,让通勤不超过适当的时长,至少花适量的时间来陪伴家人。这样一来,即使这些方面中的哪一项走向了极端,你也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计划,降低未来后悔的可能。
-
在一个人人都随着时间改变的世界上,沉没成本——过去的决策导致的无法收回的支出——就像一头拦路虎。它让我们把未来不一样的自己变成了过去那个自己的囚犯。这就相当于在让一个陌生人为你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
第15章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
世间万物皆有定价。
-
面对与金钱相关的很多事物,关键是明确它们需要你付出什么,然后判断自己是否愿意为之买单。
-
问题就在于,很多事物的价格并不摆在明面上,你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会知道是多少,但到了那时,一切为时已晚。
-
像其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样,投资的成功需要投资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但衡量这种代价的不是金钱,而是波动、恐惧、怀疑、不确定感和悔恨——如果你不是那个直接面对它们的人,这些代价都容易被你忽视。
第16章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 泡沫之所以会形成,并不是因为人们在非理性地参与长期投资,而是因为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堪称理性地转向短线交易,以追逐不断滚雪球式增长的积极动量。
第17章 悲观主义的诱惑
-
真正的乐观主义者并非相信一切都会变得很好——那就变成盲目自信了。乐观主义是一种信念,相信就算过程中充满坎坷,随着时间过去,你心目中好结果出现的概率也比坏结果出现的概率大。乐观主义的基础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都是要更好、更有效地做事,而不是要搞破坏。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只不过在大部分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最可能发生的。
-
“我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只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可能主义者。”
-
如果你告诉人们一切都会变得很好,他们可能会不以为然,或者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你。但如果你说他们正处于危险中,你就会获得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
一个在众人心怀绝望时满怀希望的人不会被看重,但一个在众人都心怀希望时满怀绝望的人却会被视为圣人。
-
人类对失去的过度厌恶是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机制。
-
在进行直接比较或权衡时,失去带给我们的精神影响比得到更大。这种积极和消极的期望或经历之间的力量不对等现象有着演化方面的原因。相比机遇,对威胁反应更快的生物成功生存和繁殖的可能性才更大。
-
眼前的问题有多糟糕,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就有多强——这是经济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却很容易被悲观主义者忽视,因为他们的预测一直是简单粗暴的。
-
在投资中,你必须认识到成功的代价——在长期增长的背景下出现的波动和损失——并做好为其买单的准备。
-
如果你的期待值过高,那么当前条件下最好的结果在你看来也是平淡无奇的。悲观主义降低了对事物的期待值,缩小了可能出现的结果和你期待的最好结果之间的差距。这也许就是悲观主义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一旦结果与预期相反,事先做好最坏打算就成了让自己感到惊喜的最佳方式。
第18章 当你相信一切的时候
-
你越希望某事是真的,你就越容易相信一个高估其成真可能性的故事。
-
金融领域内的很多投资观点都带有这样的特性:一旦你听从它们,选择了某种策略或方法,你就同时在金钱和心理上进行了双重投资。如果你希望某只股票能上涨10倍,你就成了它的信徒。如果你认为某种经济政策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你就已经站好队了。
-
在考虑预测的容错空间时,人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预测无论如何都不会偏离事实太多,只有基本正确和非常正确之分罢了,但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当你太希望某件事成真的时候,你的预测可能从一开始就完全脱离了现实。
-
在金融领域,容错空间是一种最重要的力量,而且风险越高,容错空间就应该越大。
-
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不完整的,但每个人都会编织完整的故事来弥补其中的空白。
-
我就像我女儿一样,是无法在我的认知盲区展开思考的,所以我也很容易利用我掌握的有限的知识体系去解释这个世界。
-
对历史的解释中必然要有想象力和直觉的一席之地。历史提供了如此浩繁的证据,因此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而哪里有选择,哪里便有选择的艺术。历史文献的阅读者往往会去寻找那些证明其正确的材料,以支持其个人观点。他们要捍卫某些忠诚,在阅读时便会带着肯定或反驳某些论调的目的。他们会拒绝接受那些挑战其信念的历史事实,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站在正义的一边,正如我们会为终结一切战争而发动战争一样。
-
人们会编故事讲给自己听,以此来理解发生过的事。
-
后见之明,即人们解释过去事件的能力,给了我们一种仿佛这个世界可以被理解的错觉,也给了我们一种仿佛这个世界自有其原则的错觉,哪怕在实际上一团混乱的情况下。这是我们在很多领域犯错的重要原因。
-
预测股市和经济形势如此困难的部分原因是,你是世界上唯一认为世界会按照你想象中的方式运行的人。当你出于我无法理解的原因做出决定时,我可能会盲目地跟随你做出对你而言正确,对我来说却可能是灾难的决策。
-
承认自己的无知意味着承认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都是你无法掌控的,而这是你很难接受的。
-
“风险就是在你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周全时被你遗漏的东西。”
-
卡尼曼曾经列举过故事让我们对现实产生误解的情况:● 在做计划的时候,我们会专注于我们想做的和能做的事情,而忽略了他人的计划和能力,但他人的决策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无论是在解释过去还是预测未来时,我们都专注于技能起到的因果性作用,而忽略了运气的重要影响。● 我们专注于我们知道的,忽视了我们不知道的,而这让我们对自己的想法过于自信。
-
我在很多场合向创新型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和参与者们提过一个问题:公司发展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本身的作为?这显然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人们也会迅速给出答案:没有人的答案会低于80%。就算知道自己不一定会成功,这些大胆的人也会认为他们的命运几乎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很明显,他们错了:竞争对手的表现和市场的变化对初创公司命运的影响,和公司自身作为的影响一样大。然而,企业家们会自然而然地关注他们最熟悉的方面——他们自己的计划和行动,以及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和机遇,后者包括融资的可能性。他们对竞争对手的了解更少,因此在对未来的想象中,他们很少会考虑到竞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第19章 总结
-
当事态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时,要保持谦逊;当事态朝错误的方向发展时,要心怀谅解或同情。
-
这是因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来那样美好或糟糕。世界很大,也很复杂。运气和风险真实存在,也难以判别,所以无论是在评价自己还是他人时,都要将这句话牢记于心。你如果能尊重运气和风险的力量,就更容易把注意力投放在你真正能控制的事上,也就更容易找到正确的参照对象。
-
虚荣越少,财富越多。
-
你能存下多少钱,要看你彰显自我的需求与你的收入之间的差距,而财富恰恰存在于看不到的地方。因此可以说,通过缩减你今天可以购买的东西,你创造了未来可以购买更多东西或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财富就是这样积累下来的。无论你的收入有多高,如果无法限制自己当下花钱享乐的欲望,你就永远无法积累财富。
-
用能让你睡踏实的方式来理财。
-
如果你想提高投资回报,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拉长时间。
-
时间是投资中最强大的力量。它能让微不足道的事物成长壮大,而让重大错误的影响渐渐消失。它不能抵消运气和风险,但它会让结果对参与者而言更公平。
-
就算很多事出了错,也不要心态失衡。
-
你就算错了一半,依然能积累财富,因为是少数的几件事决定了整体的结果。无论你在以什么方式理财,无论有多少事物不如预期,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应该始终通过衡量自己的整体投资情况,而不是根据某一笔投资的成败来评价自己的表现。同时有一大笔糟糕的和几笔出色的投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好的局面。通过个别投资来判断整体表现,会夸大赢家的聪明才智,也会对输家过分苛责。
-
利用财富来获取对时间的掌控,因为对人生的幸福感而言,最严重而普遍的扣分项就是时间上的不自由。在任何时候和喜欢的人去做喜欢的事而且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的能力,才是财富能带给你的最大红利。
-
多一些善意,少一些奢侈。
-
存钱。存就是了。存钱不需要什么特定理由。
-
明确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
-
理财中要付出的大部分成本是没有标价的。不确定性、疑虑和后悔是金融世界里的常见代价。它们通常是值得你去买单的,但你要把它们看作一笔费用(要为得到好东西而付出的),而不是罚款(要千方百计避免的)。
-
重视容错空间。
-
在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和你为了表现良好而需要满足的条件之间有一段距离。正是它给了你韧性,让复利得以在时间的长河中创造奇迹。容错空间通常看起来像一种保守的防御措施,但如果它能让你继续留在游戏场上,它就能无数次为你的错误买单。
-
避免设定极端的财务目标。
-
你应该喜欢风险,因为长期看它能带给你回报。
-
明确你所玩的游戏的性质。
-
尊重每一个人。
第20章 我的理财方案
-
别人建议你做的事和他们自己的做法不同并不一定是坏事。这种现象只是说明,在处理涉及各种感情因素并会影响你自身和家庭的复杂问题时,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你和你的家人可以接受的答案,所以你需要选择的是能让你感到舒服并睡踏实的方法。
-
我只希望在每天早上醒来时都能确定,我们一家子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做想做的任何事。我们做的每一个财务决定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无论何时,只要想改,就可以在某天早上醒来后随心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所有理财计划的终极目的。
-
对我来说,自主性并不意味着不再工作,而是意味着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工作,想做多久就做多久。
-
获得一定程度的生活自主性并不需要你拿到医生那么高的薪水。最主要的秘诀是控制你的欲望,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节俭地生活。自主性与你的收入水平无关,而是由你的储蓄率决定的。而当你的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你的储蓄率是通过控制自己对生活方式的欲望决定的。
-
纳西姆·塔勒布解释道:“退出无谓的激烈竞争,以获得内心平静为目标来调节你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成功。”
-
对我们来说,事情不需要更复杂了。我喜欢凡事简单。我始终坚持的投资理念是,在投资领域,努力和结果之间几乎没有关系。这是因为世界是由尾事件驱动的——少数几个变量是大部分回报的来源。无论你多么努力地投资,只要你错过了两三个能彻底扭转局势的机会,你的收益就不会太突出。但反过来说,只要你运气好,抓住了这些机会,哪怕平时根本不用心投资,你也能轻松致富。只要你抓住了对策略的成功而言至关重要的几点,再简单的投资策略也会有成效。我的投资策略并不依靠选择正确的行业或者把握下一次经济衰退的机会,而是依靠高储蓄率、耐心和认为接下来几十年里全球经济将不断创造价值的乐观态度。我把几乎全部投资精力都投入了这三方面——尤其是前两个,因为它们是我能掌控的。
附录 美国消费者心态形成简史
- 但正如一句话所说,“历史不过是糟心事接踵而至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