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当天去打卡在小红书上有深圳版“千岛湖”之称的打鼓嶂,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没带雨具,雨后山路打滑,只好半道而返。没能到达“千岛湖”观景台,小红书上的照片是否“照骗”,遗憾未能亲临鉴定,下次一定。
下山后临时起意,说去之前住过五六年的的上沙、沙嘴城中村那一片逛逛,去探寻那附近以前常吃的水煮和油炸店。更改导航路线,驱车直奔上沙村。
因为金沙片区改造加上地铁建设,沙嘴路沿线全部在施工,通行条件很恶劣。我 2019 年年终搬离这里,中间叠加三年疫情,城中村已物是人非,但两家常吃的小吃店都还在正常营业着。吃着东西刷着手机,照片小组件推荐了一张照片,我点进去一看,是历史上的今天——2018 年 5 月 1 日在上沙拍摄的一张照片,小组件应该是基于位置和时间信息精选的。望着照片里面的 7 年前的自己,对照现在压不住体重的身形,一声长叹。
在城中村里面吃完油炸出来,发现商场楼下有人在推销办信用卡,写着办卡送山地车,旁边摆着一排山地车、行李箱、烤箱等礼品。问工作人员山地车需要啥条件,答曰需现场办理四张信用卡,原来他们是五六家银行的外包在一起,完成开卡指标。
合计了一下反正征信已经花了,索性就办卡薅一点小羊毛吧。立马走办卡申请流程,秒批。因为没带身份证,工作人员说等假期结束后需要上门做一次身份证原件信息核验,顺便问自行车要不要等上门核验信息的时候帮我直接送到家里,我说不用了,放后备箱应该可以。
在以前租住的地方转悠了一下,站在楼下抬头看了看 7 楼那个房间,感慨以前是怎么在这么恶劣的居住环境下生活了五年的。天色渐黑,准备回去,来到车旁边,把后排一个座位放倒后,发现自行车塞不进去,尴尬了。
只能先锁上,打算先开车回家,然后跑步到上沙,再把山地车骑回去,真是完美的计划。于是就有了 11 公里跑步和 11 公里骑行,怒刷两条运动记录。
假期中出去骑了两次,第一次是从家里出发绕大沙河-深圳湾公园一圈,42 公里,第二次是从家出发沿梧桐绿道-淘金山绿道环深圳水库一圈,30 公里。
好痛苦,比跑步累多了,蹬得冒烟了速度都起不来,均速跟骑共享单车差不多,约 15 公里/小时的时速,心率还不低。尤其是淘金山绿道有一处上坡路段,那叫骑得一个绝望,刚好同一时间有一个阿姨推着车子走,我也好想下车推着走。
还有这山地车坐垫也太硬了,铁锭修炼器。没带手套,手都被震麻了。
车是办卡送的,但又斥“巨资”添置了头盔、手套、尾灯、加厚坐垫套、水壶架……
5 号在大沙河公园遛娃,有人骑折叠车,中秋同学看到说这种车就挺好,可以放进后备箱,我撇撇嘴说你看人家那个标,三四千块钱一辆……
等我先完成入门吧,反正目前骑着办卡送的工业垃圾,没什么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