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早就决定清明假期要回去一趟,原本计划高铁到南昌后再租车,后面临时有变故,大舅子手术住院,改为提前请两天假,直接从深圳自驾回了。

8 个半小时到家,在大广高速新余段的一处隧道内,限速 80 被拍了,提了 6 分 200 元套餐。

到家后眯了两小时,奔赴南昌,到南大二附院看望大舅子。一晚长途后,车子超过了推荐保养里程数,临时约了一家南昌的4S 店做保养。接待的服务顾问推荐换这换那,我不懂,反问她必须换吗,非必须就不换,按常规保养做就行。

车子保养完之后,约了两个老同学晚上聚一聚。约的晚上六点半,我提前一小时出发,刚好赶上晚高峰,很堵,12 公里路程结结实实开了 40 多分钟。选的红谷滩山姆附近的一家萍乡菜馆,边吃边聊,畅聊了近三个小时。

之前看知名旅行博主 S 大神的江西省博物馆藏,心心念念说要去一次。这回刚好有时间,预约了 4 月 3 日的江西省博物馆参观。进入博物馆,从各楼层展厅的设置,一眼就能看出馆藏主线是围绕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江西的陶瓷文化和革命红色文化。作为一个对江西文化有足够了解的本省人,吸引力一般。咔咔一通拍照,参观完江博之后,对海昏侯墓的兴趣也不浓了,于是作罢。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4 月 3 日上午,随行去本村始祖纪念陵墓祭拜献花。

image.png

4 月 4 日清明节,上山扫墓,工作以后十余年没回去,也是本次决心回家最重要的事情。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祭扫的离世亲人墓地,也就只能从我这辈往前追溯到太爷爷这一辈了,再往上就归入历史的尘埃中了。

其中太爷爷的墓碑是我的一个外姓大伯给立的,我以前从来没问过是什么原因,这次不经意间问了一句,我爸说这墓不是太爷爷的,而是太爷爷的弟弟的,我自己亲太爷爷的墓具体位置不知道在哪里了,爷爷在世的时候不肯说。而为什么小太爷爷的墓碑是外姓大伯立的,是因为小太爷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这位大伯是小太爷爷的外孙,大伯的妈妈去世的早,于是大伯自小就由外公外婆带大,小太爷爷去世后,由大伯安葬。小太奶奶则由大伯接回自己家去养老了,去世后,没回到我们村墓地中与小太爷爷合葬,而是直接安葬在大伯他们自己村的墓地中了。

这次回去也翻了一下族谱,了解了部分家族的渊源。高祖父七兄弟,传下来的只有高祖父这一脉,其他六支早夭或无子。太爷爷四兄弟,其他三支早夭或无子。太爷爷四个儿子,即我爷爷四兄弟,传下来的也只有我爷爷这一脉,其他三支早夭或无子。

依照族谱整理了一个世系表,以小见大,理解了旧时候在社会理法中为什么传宗接代观念会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image.png

我们这一系属华林胡氏,查阅资料显示,华林胡氏乃胡公满之后裔,华林胡氏源于安定胡氏,从安定胡氏到华林胡氏已经经历了十代。在迁徙过程中又分为三支:一支居今日河北威县;一支居安徽合肥、绩溪(胡锦涛祖居地);还有一支就是江苏宿迁迁徙而来的华林之胡。华林始祖胡藩是胡公满第六十二代裔孙,胡耀邦是胡公满第一百二十四代裔孙。 image.png image.png 平常不会去研究这些,本次清明祭扫生出些疑问,于是到族谱上去追寻,得到上面这些线索。

深漂离家太远,清明假期太短,再下一次回去又不知是何年了。